湖北工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文体和后勤服务设施,设备先进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安全通畅的校园网络和智慧快捷的校务平台,学生公寓均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及冷热水洗浴设施,是湖北省属唯一入选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的高校。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级图书馆。
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其中,成立有芯片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艺术产业学院等4个现代产业学院和1个卓越工程师学院。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900余人,国际学生7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国家级人才34人(次),省部级人才188人(次)。学校还先后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多位院士在内的兼职教授500余人,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湖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9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建设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和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各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湖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实习实训基地等20个。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省级一流课程89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学校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近年来,大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和文体活动中成绩优异,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八轮总榜单》中排名第66位,《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排名第50位,其中,在《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排名第19位。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绿色工业发展和传统工业绿色化的战略需求,聚焦湖北省五大优势产业发展需要,持续深入实施以绿色工业为鲜明特色的“135+”学科发展战略。现有1个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5个湖北省特色学科和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前1%,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2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学校建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现代产业学院、1个教育部研究生创新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委宣传部省新型培育智库、6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5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6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45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在湖北各地市州成立有1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南非、赞比亚、肯尼亚等50多个国家的18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是湖北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及4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设各类国际化课程100多门,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硕博层次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学校获批设有科技部/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4个、湖北省国际科研合作基地3个。学校常年聘请有外籍专家、教师50余人,其中外籍院士10人。学校积极推进中非战略合作,成立有“湖北工业大学中非工业创新合作中心”,是国家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全国首批协作网络单位之一;设有全国首批中非联合实验室;学校与南非文达大学合作共建的绿色科技孔子学院被列入习近平主席对南非国事访问成果清单,是全球首个以绿色科技为特色的孔子学院。
学校主办、承办有《中国机械工程》《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湖北工业大学学报》等科技期刊,其中,《中国机械工程》入选EI源刊目录,连续12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多次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学生为本,教师至上,全面发展,国际视野”的治学思想,凝练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健全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服务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展望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传承“因工而生、因工而兴、因工而强”的家国情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绿色理念、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上形成特色,奋力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建设新局面,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贡献。
本科专业: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
专科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大数据与会计。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在湖北省内居住、工作和生活且符合以下条件的中国公民以及港澳台居民、外国侨民均可报名参加2025年成人高考。具体条件如下:
1、境内公民应具有湖北省各地公安机关核发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之一或者湖北省各地人社部门出具的近三个月杜保缴费凭证;在湖北省境内服役的现役军人应具有居民身份证和所在部队政治部门出具的现役军人证明;其他身份证明材料以2025年各省教育考试院报考通知为准。
2、2008年9月10日以前出生、 年满17周岁及以上者。
3、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
4、报考高起本或高起专的考生应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本科结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
5、免试条件以2025年各省教育考试院报考通知为准。
特别提示:各类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含人社部门批准设立的劳动技工学校)的在校生不得报名参加成人高考。
1、在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领导下, 学校在各省各类别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按照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新生录取经属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两级审核后完成录取。由学校统一发放录取通知书。
3、考生携带本人身份证到湖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或所属校外教学点领取录取通知书。
手机端缴费:关注湖北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掌上服务"进入网上缴费模块;
电脑端缴费:登录湖北工业大学财务处官网,点击“网上缴费平台”进入校园统一支付平台 ;
网上微费操作指南参阅湖北工业大学财务处官方网站https://cwc.hbut.edu.cn通知公告栏或校园统一支付平 台公告栏提示。
提示:招生咨询阶段我校不收取学费及其他费用。学生按学年向学校缴纳学费,每学年只缴纳当年学费;校外教学点不得代收代缴学费。
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和环节,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的,由湖北工业大学颁发经教育部学信网电子注册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